關于印發《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生活區
設置和管理提升標準》的通知 (征求意見稿)
為進一步加強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生活區(以下簡稱生活區)標準化管理,提升生活區設置標準,改善從業人員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保障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生活區設置和管理提升標準》(以下簡稱《提升標準》),請遵照執行。
一、實施范圍
(一)本通知實施之日(含)起新開工的房屋建筑工程項目;
(二)2022年下半年及以后申報創建市標化星級工地的房屋建筑施工項目。對于2022年上半年申報創建市標化星級工地的房屋建筑施工項目,可在總分基礎上加1.5分。
二、實施時間
本通知自2022年?月?日起實施。國家相關規范、標準或企業內部標準高于本通知《提升標準》的,按就高不就低原則執行。
三、工作要求
(一)建設單位應提供生活區建設用地和相關費用,并提供水電等市政配套條件,在建設準備階段,應根據項目建設規模,合理規劃生活區用地。
(二)生活區設置和管理由施工總承包單位負責,專業分包單位和專業承包單位應服從管理。施工總承包單位應設置專人對生活區管理,建立健全消防保衛、衛生防疫、生活設施使用等管理制度,并對入住人員在生活區的日常行為表現實行"行為積分制",作為入住人員是否有資格繼續在生活區住宿及兌換物質獎勵的依據,物質獎勵以日化用品為主。行為積分由施工總承包單位設置專人負責記錄,建設單位和施工總承包單位負責最終認定。
(三)監理單位應將生活區設置和管理是否符合標準要求納入開工條件審查內容,并組織建設、施工單位進行開工條件驗收。不符合標準要求或開工條件驗收不合格的,不得簽發開工令。
(四)各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監督機構應加大宣貫推進力度,將要求傳達至實施范圍內的每個施工項目。在日常監督、抽巡查和投訴處置中,將《提升標準》作為重點推進內容,對不符合要求的,責令整改,對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項目責令停工整改。對未按照《提升標準》落實的建設、施工、監理等單位,除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行政處罰外,應記錄其不良行為,納入誠信管理體系。
(五)實施范圍內未按照《提升標準》落實的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將不能評為"優良",并取消市標化星級工地參評資格。
(六)各單位在實施過程中若發現問題,請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或市建設安全生產監督站反饋,以便我局及時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不斷完善相關內容。
附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生活區設置和管理提升標準
附件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生活區
設置和管理提升標準
第一章 基本規定
1.生活區應統籌安排,合理布局。場地應采取硬化、綠化措施,美化生活區環境,生活區建筑物、構筑物的外觀、色調等應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
2.生活區應實行封閉式管理,設置高度不低2.5米的圍擋,材料應采用鋼制定型化圍擋。圍擋應封閉完整、牢固、阻燃、美觀。
3.生活區用房應滿足抗10級風和抗震設防烈度7度的設防要求,消防要求應按照《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 50720)執行。
4.生活區應設置臨時室內(外)消防給水系統。臨時消防設施的設置應與工程施工同步。宿舍應配置滅火器。
5.生活區應統一做好雨水的定向排放,確保場地不積、不淤、不泥濘,做到排水順暢。
6.生活區鼓勵物業化管理,由施工總承包單位聘請物業公司按合同約定對生活區進行管理。
7. 生活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由建設單位負責,牽頭建立生活垃圾日常管理制度,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指定專人負責指導、監督單位和個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
第二章 生活設施
1.生活區應設置門衛室、宿舍、食堂、衛生間、盥洗設施、淋浴間、洗衣房、晾衣區、突發事件緊急隔離區等臨時設施。
2.食堂應按規范要求與生活區保持防火間距,遠離污染源,并配備必要的衛生設施。
3.生活區設置開水器具等設備,滿足開水供應。
4.生活區應設置應急疏散通道、逃生指示標識和應急照明燈。
5.生活區可使用模塊化箱房或拆裝式板房。箱式房屋搭建層數不得超過2層,通道、樓梯寬度應滿足消防疏散要求。單面布置用房的,疏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 1.1m;雙面布置用房的,疏散走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 1.5m,疏散樓梯的凈寬度不應小于疏散走道的凈寬度。
6.宿舍內應設置儲物柜、垃圾桶等生活設施,生活用品擺放整齊,環境衛生良好。儲物柜應使用金屬板材制作。
7.在宿舍樓內應逐層設置水沖式衛生間。衛生間墻壁應耐沖洗,地面應鋪設防滑地磚,設置洗手設施,配備強制通風和地面吹干設備。
8.生活區設置集中洗衣房。在靠近洗衣房部位設置集中晾衣區,晾衣區應滿足安全要求并具備防雨等功能。
9.生活區設置集中淋浴間,淋浴間設置冷、熱水管和淋浴節水噴頭,噴頭數量宜按1個/15人設置。
10.突發事件緊急隔離區內按照每50~80人設置一間隔離間。突發事件緊急隔離間內應設置獨立的衛生間,配備淋浴設施。
11.生活區臨電應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進行線路布置和電器元件的選擇,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2.宿舍內用電應采用36V及以下安全電壓,按要求配置USB插座,嚴禁使用220V用電插座。
13.空調、采暖等應設專用配電線路,插座應設置在室外,并配備合格的斷路開關和剩余電流保護器等電器保護裝置。
14.淋浴間、洗衣房、衛生間照明應采用防水型燈具和開關。
15.生活區應設置個人電器、電動車等專用充電設施,充電設施應滿足防火安全等要求。
第三章 日常管理
1.生活區明確抗風抗震、防汛、安全保衛、消防、衛生防疫等方案和應急預案,并組織相應的應急演練。
2.生活區建立星級宿舍評優管理制度,定期開展檢查和考核,考核結果與責任方履約行為、職工物質激勵等掛鉤。
3.生活區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管理的有關法規、標準,從嚴控制噪聲,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4.生活區健全和落實消防防火巡查制度,成立義務消防隊,明確消防責任人。
5.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期間,施工總承包單位應對進出生活區人員進行測溫和個人健康信息登記,充分利用大數據科技驗證手段,嚴格執行防疫規定,人員密集場所應張貼防疫安全距離提示標識。
6.生活區加強治安巡邏,嚴格遵守法紀及治安管理條例,未經批準,不得留宿外來人員。